足迹
刚穿越就造返关宁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977章 水至清则无鱼(第1页)

当真是巧之又巧。

北方各州主官被关宁召至云州。

谈事结束后,关宁先行离开,这是为了避免这些主官回去地方,会沿途搞些迎接排场。

把他们留下,正好让李福给培训培训怎么提方案,什么是正规模版。

因而打了个时间差。

关宁路慢走,几乎跟徐方年同时到了延州。

才造成这样的巧合。

徐方年自然不知,这才是他没底的原因。

这位陛下太过特立独行,连他的行踪都难以摸清。

离开云州,他第时间返回,来找潘玉堂,就是确认在修建义芜渠时有没有问题。

不对,应该说是屁股擦干净了没有。

问题肯定是有的。

兴修义芜渠皆为朝廷拨款,总计二百九十三万两。

实际上修渠最多花了九十万两,其余都被贪污!

朝廷要求以工代赈的方式,这项政令其实很简单,就是官府雇佣劳工干活。

这也是大部分支出。

可这部分钱被贪污了,明面是有的,其实是以服劳役的方式。

钱就光明正大的进了他们的腰包。

之所以来找潘玉堂,是因为朝廷还有项新举措。

还未正式施行,而是在义芜渠这项工程当做试点,那就是以私人包工的方式。

简单说,就是地方官府把这项工程承包给个人,由其全权负责,只是在过程监管。

可以用单包或者全包的方式,在选用人时要严格把关,最好有相关经验,能保证保质保量的完成。

还要求选用时不得少于三家,要综合评选,选出后要报备朝廷,经审核批准后才可开工。

整个过程相当繁琐,因为是第次执行起来并不顺当,也没有规则完善。

关宁的本意是为了促进个人发展,以后类似的基建工程不少,都是地方或者朝廷自己来做,就会滋生懒散腐败之风,个人进来,能增强竞争力。..

他也是想借机培养出批具有专业水准的基建团队。

用前世的术语来说,这也是增加就业机会。

他的本意是这样,可真正能领悟的人少之又少,反而立即想到这其中的利益!

于是,在徐方年的安排下,潘家这个地方大族很顺利的中标了,还成为了总包!

正常干活是他们雇佣劳工,先期垫付后,再统结算。

可徐方年又介入进来,将雇佣改为服劳役,然后就成了公不公,私不私的局面。

潘家是北方大家族之。

追根溯源,这大家族都跟镇北王府脱不了关系。

前几年,受黑煤窑案的牵连,皇帝娘舅杨家多人都遭受到清算,几大家族也因此而落败。

潘家并没有参与,便没受到任何影响。

季,安,姚等几家落败,潘家抓住机会,在地方官府的帮助下吞并了其些产业。